“智慧比汗水更重要。”談起當年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把成套服務當成自己企業 “十二五”發展戰略選擇時,公司董事長任沁新這樣說。
  其實,已經成長為世界最大的礦業裝備和水泥裝備製造商、中國最大的重型機械製造企業之一的中信重工,也曾經走過為世界最著名裝備製造商做代工的日子,也曾經只製造設備,“主機在一套產品中價值只占到10%-20%,那種情況下出苦力、流大汗,還只能掙點辛苦錢。”任沁新感慨良多。
  暗自錘煉後,中信重工最終突出重圍,以“核心製造+成套服務”的方式,為中國裝備製造企業闖出了一條“智造”之路。
  適應市場變化的轉型發展
  市場從來都是多變的。在中信重工董事長任沁新看來,裝備製造業賴以運行的技術和社會環境以及客戶需求發生了深刻變化,在整個工業流程完整項目中,用戶關註點已不再是單個零部件,而是整體項目功能是否滿足需求。
  “在工業領域,專業化系統服務是一種新需求,我們有能力向用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源於有多年積累,我們以變應變,很快實現了由主機供應商向成套服務商的轉型。”任沁新自信的背後,是靚麗的業績。今年1月~7月,中信重工成套產業已新簽總包項目14個,新增訂貨額38億元;去年,成套產業新增訂貨65.92億元,占當年新增訂貨總量的59.8%,比2012增長近10億元。
  成套產業連續幾年的快速發展,有效拉動了中信重工經營規模和效益水平的提升,並打造了以高端製造和成套經營為突出特色的核心競爭力。“這提振了全公司的信心。”任沁新說,在國內外經濟持續下行的巨大壓力下,中信重工保持穩健前行。“這是公司未來的發展之路。”他認為,“核心製造+成套服務”,不僅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更是現代服務業與傳統製造業的深度融合,意味著深層次地、根本性地轉變企業發展模式。
  這場未雨綢繆的變革,於2013年2月正式開啟,中信重工作出了實施戰略轉型的重大部署,在內涵上,從製造型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轉型;在商業模式上,從主機供應商向成套服務商轉型;在外延上,從本土化企業向國際化企業轉型,並提出今後3年平均不低於3個“五六七”指標,即國際市場份額50%、成套市場份額60%、新產品貢獻率70%。
  “企業無論規模多大,一旦失去創新優勢,就無法做到大而優、優而強。中信重工的發展之路,實際上是一條創新之路,一條身在重裝行業、卻跳出重裝行業的差異化發展之路。”任沁新說。
  引領客戶需求的成套服務
  就這樣,依托技術、裝備和品牌優勢,中信重工走在致力於做多領域、有特色的成套服務商的路上,在成套總包領域逐步實踐著包括EPC(設計、採購、施工)、EMC(合同能源管理)、買方信貸、賣方信貸、票據買斷、融資租賃等在內的多種成套模式,並形成了水泥、石灰、餘熱發電、球團、乾熄焦等多個板塊,成套營銷和執行體系基本形成,並走向國際市場。
  “在這種轉型中,引領客戶需求非常重要。”任沁新說,依托強大的研發優勢,中信重工在深刻領會國家政策導向的基礎上,能夠引領市場,創造出客戶需求。最典型的,就是在餘熱發電系統上,占盡優勢。
  “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我們最早在2005年就動手研究餘熱發電技術。”中信重工總經理助理、銷售總公司總經理喬文存介紹,該技術連續3年被列入公司重大科研項目後,訂單應接不暇,在理論、技術等各方面都有重大突破,並於2008年參與起草了“水泥工廠餘熱發電設計規範”,這是行業的國家標準。
  “成套服務的完整系統也在這個時候建立起來,這個體系包括,項目咨詢、工程設計、設備製造及採購、土建施工、安裝調試、人員培訓、達標達產。”中信重工工程院副院長、首席技術專家彭岩說,“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餘熱發電拓展到其他領域。”
  如今,率先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雙壓餘熱發電技術後,中信重工占據了水泥窯餘熱發電的領軍位置,餘熱高效利用技術拓展到活性石灰、乾熄焦、燒結礦、硅冶煉、蘭炭等領域。
  今年5月,中信重工總包的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首山焦化乾熄焦餘熱發電項目一期工程實現平穩、滿負荷運行,該項目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此外,中信重工還與平煤神馬簽訂了朝川焦化合成氨項目合同,中信重工首次進入煤化工產業領域。
  循著這個思路,中信重工的成套服務深深扎根在環保領域。利用水泥窯消納城市生活垃圾項目在河南已經達標,錦州項目在建;總包的高嶺土綜合開發利用項目,集水泥熟料生產線、新型固體物處理技術、餘熱利用、垃圾處理、礦渣立磨和高嶺土綜合利用為一體;褐煤提質成型成套裝置順利通過中國電力投資集團的項目驗收。
  “賣產品”成功跨越為“賣服務”
  研究者發現,發達國家的裝備製造業從20世紀90年代起,就已經開始由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過渡;全球500強企業中,20%的製造企業的服務性收入超過其總收入的一半。而在中國,裝備製造企業的服務收入在銷售收入中的比例還不高,一般為5%~15%左右。
  中信重工走在追趕的路上。從過去賣主機到現在賣以主機為核心的成套產品及工藝,實現了從賣產品到賣服務的跨越,成功的關鍵點在哪裡呢?“關鍵在於我們擁有自己的設計研究院,有自己強大的、成體系的研發隊伍。”中信重工總經理俞章法說。
  上個世紀80年代,在科研院所體制改革時,洛陽礦山機械工程設計研究院劃歸中信重工。“研究院進企業,檢驗科研成果不再是論文發表情況,而是能否拿回訂單。科研近距離感受市場冷暖,技術研發和市場需求有機融合在一起,技術引領市場就不是一句空話。”彭岩說,這在其他同類企業里並不多見。以礦研院為中心,中信重工建立了國家首批認定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成為國內最大的礦山機械綜合性技術開發研究機構,具有甲級機械工程設計和工程總承包資質,同時還建立了礦山重型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
  占據了技術制高點,中信重工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上長袖善舞。
  在活性石灰領域,中信重工代表了大型活性石灰工藝及設備的最高水平,日產750噸以上大型活性石灰生產線中信重工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80%以上,國產化率達100%。
  在球團領域,今年上半年,成功簽訂揚州泰富港務有限公司年產300萬噸澳礦提鐵降雜工程項目合同和伊朗中央鐵礦公司年產200萬噸選礦總承包項目合同,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一個領域同時開花結果。
  在水泥成套領域,成功實現了水泥裝備製造由千噸級到萬噸級的高端跨越,擁有萬噸水泥窯生產線成套生產製造能力,產品性能達到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
  成套產業還走向國際。今年3月,為瑞典LKAB公司生產的PSZ3000半移動式破碎站試車成功,這是中信重工自主知識產權品牌的成套礦山裝備首次直接出口歐洲;去年7月,與印度彼那尼集團成功簽訂一條日產7000噸水泥生產線所配套的12兆瓦餘熱發電項目合同,中信重工餘熱發電項目走向海外;隨著水泥成套總包項目在多米尼加、蒙古、巴西、泰國、緬甸、柬埔寨等國遍地開花,中信重工成為全球有競爭力的水泥總包供應商及服務商。
  (原標題:中信重工:重裝行業的輕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dubolth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